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论文 >《最新论文》>正文

为揭示原发性膜性肾病病理机制提供新见解

 2024/6/15 8:22:22 《最新论文》 作者:中国科学报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本报讯(见习记者江庆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教授牟姗研究组,与188bet体育: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洛南研究组合作,建立了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原发性膜性肾病(PMN)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库,揭示了PMN患者肾脏中免疫细胞独特的生物学改变,为了解肾小球足细胞及免疫细胞在PM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见解,有望进一步揭示PMN的病理生理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先进科学》。

PM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肾小球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是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NS)最常见的原发性原因。阐明PMN的发病机制和信号通路,对这一肾脏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纳入了11位PMN患者和7位健康肾移植供体的肾脏穿刺样本,发现PMN患者肾脏足细胞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通路被激活,导致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这一特征性病理改变。

他们发现,补体成分C3a和C5b-9刺激能够促进BMP2表达并激活下游反应,从而将PMN发病机制中的补体系统激活与GBM病理性增厚相关联。进一步研究发现,PMN患者肾脏中巨噬细胞浸润增加,B细胞呈明显活化。细胞间相互作用分析提示,PMN患者肾脏中的免疫细胞彼此之间、免疫细胞同肾脏固有细胞之间存在精密而复杂的调控网络。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vs.202404151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