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论文 >《最新论文》>正文

兰新高铁戈壁大风区风沙问题研究获突破

 2024/6/17 16:11:35 《最新论文》 作者:中国科学报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本报讯(记者叶满山)188bet体育: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及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科研团队,针对兰新高速铁路沿线戈壁大风区的风沙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该区域风沙输移的特征,并为高铁线路的风沙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土地退化与发展》。

兰新高速铁路全长1776公里,其穿越的戈壁大风区段长期受风沙侵扰,对列车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传统的挡风墙、砾石方格等防沙措施虽有一定的效果,但仍有大量沙物质在强风后沉积,影响高铁正常运营。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团队深入兰新高铁的烟墩风区,进行了系统野外观测。通过高频协同观测风与沙的变化,科研人员发现,戈壁大风区的起沙风速远高于相同粒径的沙漠地表,沙粒的输移高度和跃移层高度显著超出一般戈壁地表。尽管戈壁地表的沙源相对较少,但在大风的作用下,年输沙量超过了多数沙漠地区。

研究还发现,现有防护体系能够有效拦截风沙流中的大部分粗颗粒,但对于细沙和TSP(总悬浮颗粒物)的防护效果并不理想。这些细小的颗粒仍能突破现有防护措施,沉积在高铁线路上,对高铁安全运营构成潜在威胁。

基于这些观测结果,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其中包括将现有防护体系中的阻沙栅栏高度从2米提升至3米,以增强对细颗粒的拦截效果。同时,团队呼吁避免人为活动,如风电场建设等对戈壁地表的破坏,以减少沙尘的释放量。

这些研究成果和建议不仅为兰新高铁的风沙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类似环境的高铁线路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002/ldr.5200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